谁能想到尼日尔竟敢对中国亮刀子?短短几天,这个曾被中国视为患难兄弟的国家,突然撕破脸皮,驱逐中石油高管,冻结炼油厂,吊销酒店执照。曾经携手十年的铁杆盟友,转身成了捅刀最狠的白眼狼。 没想到尼日尔这个穷国敢这么横,2025年3月13日,他们军政府直接下令,让中石油的三名中国高管在48小时内滚蛋,还冻结了津德尔炼油厂的银行账户,顺带吊销了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。石油部长萨哈比·奥马鲁签的文件里,说是因为薪资差距太大,本地员工月薪才1200美元,同岗位外籍员工却有8678美元,本地化进程也慢吞吞的。 话说中石油从2003年起就在尼日尔砸钱,投了差不多50亿美元,建起阿加德姆油田和津德尔炼油厂,年产油20万吨,帮他们解决燃油短缺问题。军政府上台后,债务堆积如山,2024年从中石油那借了4亿美元预付款贷款,用来出口原油,结果到期还不上,就开始耍赖,要求提高分成比例,甚至想把炼油厂收归国有。酒店那边,旅游部说有税务违规和行政问题,这酒店2013年开业,本来是中尼合作的象征,主要接待中方员工。 整个事闹得沸沸扬扬,军政府以为有铀矿和石油资源就能横着走,全球铀储量第四,石油也不少,可他们不懂国际油气规则,开发需要长期技术积累,中方干了20年才搭起产业链,一句话就想抢走。 奇亚尼亲自下令执行这些措施,强调维护国家利益,可这分明是短视行为,忽略了运营能力缺失。尼日尔虽然穷,但这些资源让他们脑子发热,典型的资源诅咒,像委内瑞拉那样,石油储量世界第一,却把经济搞砸。 军政府还指责酒店存在歧视性经营,之前税务官员查过账目,发现未缴税款。整个过程从驱逐到冻结再到吊销,就短短几天,凸显他们翻脸速度快。 中方企业不止投石油,还修路建医院学校,总援助超10亿美元,带动当地就业和人才培训,可现在军政府视之为不公平。士兵加派岗哨检查设备,确保资产不转移。事件曝光后,媒体蜂拥而至,但官员拒不回应。这些行动被视为对资源控制的强化,军政府试图增加收入,却未考虑后果。国际油气市场复杂,石油不是地里萝卜,说挖就挖。 军政府以为有法国俄罗斯备选,可法国在非洲几百年也没搞出名堂,俄罗斯瓦格纳更像来挖金的,不顾当地死活。中方放话合则两利分则两害,意思明确,你继续闹就别怪翻脸。投资环境坏了,谁还敢来,损失最大的还是尼日尔自己。 奇亚尼这种做法,自掘坟墓,技术人员走了,质量安全市场都保不住。非洲其他国家得醒醒,中国是真心帮发展,不是来挨敲诈的。